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大乘二十二問」第二十二問(終)

 
第二十二問云﹕佛在世時眾僧共行一法,乃佛滅後分為四部,不同於四部中何是一法﹖

謹對﹕佛在世時大師導世,真風廣扇,法雨遐霑,共稟慈尊,別無師範。大士懷道,不二法門,小乘遵途,混一知見,並無異轍,咸稟通達。

及至覺歸真,邪魔孔熾,群生失御正教陵夷,遂使一味之法,分成諸見之宗,三藏微言湮滅,群迷之口競申別趣,各擅師資,互起憎嫌,更相黨援,始分部執,盛開二十之名,終久流行,但聞四五之說所言四者。

即是西域各有三藏,盛行四宗﹕一上座 部,二說有部,三大眾部,四正量部。

言五部者,即是東方,但就律宗說有五部﹕
一者薩婆多,即十誦律,漢地似行。二曇無德,即四分律,漢地盛行。三彌沙塞,即五分律,漢地少行。四摩訶僧祇,即僧祇律,漢地不用。五迦攝毘耶律,空傳律名但有戒本。

東方五部從西域來,西域四部咸傳本有,皆稱佛說,並號聖言。今者須明有之始末。部執初興即二十別,乃傳永久唯四五存,先明二十名之所因,後配四五教之同異。

言二十部者,文殊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眾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所言本二有其兩重﹕佛涅槃後十有二年,大迦攝波思集法藏,擊(攀﹖)妙高山普告之曰﹕『諸聖者等勿入涅槃,集王舍城當有法事。』是時 四洲聖眾咸集,未生怨王盛興供養。過七日已,大迦攝波恐人眾多難成法事,簡取五百無學聖僧,精持三藏具多聞者,於七葉窟而坐安居。雨前三月集成三藏﹕一素怛羅,二毘奈耶,三阿毘達摩。

餘眾亦有通三藏人,既被簡退,共悲嘆曰﹕『如來在日,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宜集法藏。.』於其窟外空閑林中,坐雨安居,集成五藏----前三,更加咒藏,雜藏。初以迦攝僧中上座名上座部,後以凡聖大眾同居名大眾部,此即是其第一重本。

既結集已於二法藏隨樂受持,不相非斥。至佛滅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羯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瞻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成兩部。言四眾者,一龍象眾,二邊部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

以下是作者介紹大天的故事
言大天者,未兔羅國有一商人婚娶幼妻,生一兒子,顏貌端正,字曰大天,商人貨遷,久滯他國,子既年壯母逼行烝,後聞父還,心懷怖懼,與母設計,遂鴆殺之。恐事漸張,共竄他國,逃難展轉至波吒釐。彼城遇逢門師羅漢,恐泄家事,矯請殺之。母後他非,其子遇見,悔恨交集,遂又殺之。雖造三逆,不斷善根,憂悔罪深,何緣當滅。

傳聞沙門有滅罪法,遂至雞園伽藍 門外,見一芯芻誦伽他曰﹕『若人造重罪,修善能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日出雲翳。』大天聞偈踊躍知歸,故請出家,有僧遂度。性識聰敏,三藏遽通,詞論既清,善於化導。波吒釐有無不歸仰,既耽名利,惡見乃生,矯言「我得阿羅漢果」。五惡見事從此而生。

既稱得聖,人惑聖凡,育王頻請說法供養,見諸宮女,不正思維,於夢寐中漏失不淨。浣衣弟子怪而問言『豈阿羅漢有斯漏失﹖』大天矯答『魔嬈使然,以漏失因有其二種﹕煩惱漏失,羅漢即無,不淨漏失,無學未免,羅漢豈無便痢涕唾。然諸天魔常嫉佛法,見行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亦被嬈亂,故我漏失,是彼所為,汝今不應有所疑怪。』

又彼大天欲令弟子益生觀喜,親附情殷,次第矯受四沙門果。弟子懷咸來白曰﹕『阿羅漢等應各證知,如何我等都不自覺﹖』大天告曰﹕『諸阿羅漢亦有無知,勿自不信,謂諸無知亦有二種﹕一者染污,羅漢即無。二不染污,無學猶有,由斯汝輩不能自知。』

又於一時弟子啟白﹕『曾聞聖者已度諸疑,如何我等尚疑諦實﹖』大天又告﹕『諸阿羅漢亦未免疑,疑有二故﹕隨眠性疑羅漢已無,處非處疑,無學猶有,獨覺於此而尚有之,況汝聲聞能無疑惑。』

後諸弟子披讀諸經,因白師言﹕『經說無學有聖慧眼,我於解脫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言悟入﹖』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佛若不記,猶不自知,況汝等輩非由他入。是故汝等不應自輕。』

然彼大天雖造眾罪,不起邪見,不斷善根,後於夜中自懷罪重,當於何處受諸極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驚怪來聞,披便告言﹕『我呼聖道,謂有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命喚終不現前,故我昨夜唱「苦哉」矣。』

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曰﹕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由聲故起 是名真佛教

十五日夜布灑陀時次當大天昇座誦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驚呵﹕『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翻彼所說頌云﹕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汝言非佛教

於是竟鬥諍紛然,乃至崇朝朋黨轉盛,城中仕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止息。王聞見已,亦復生疑,遂乃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語,訶伏餘眾,事畢還宮。

時請聖賢知眾乖違,欲往他所。育王聞已,自怒令曰﹕『宜載破船,中流墜溺,驗其聖凡。』時諸聖眾遂運神通,又接同志諸凡夫眾,變種種形,凌空而去。王聞悲悔,遣人追尋,王躬固迎,僧殼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造僧伽藍安置聖眾。

於後大天相者見之,竊記七日定當命盡。弟子聞已,憂惶白師,便矯答言﹕『吾久知矣。』遣人散告涅槃之期,王庶悲哀,香薪焚葬。火至
便滅,竟不能燃。占相者云﹕『不消厚葬,宜狗糞汁而洒穢之』便依其言,火遂炎發,焚蕩倏盡,飄散無遺。


由是乘諍,僧成兩部。大天朋黨取結集時,大眾為名,名大眾部諸賢聖眾取結集時,上座為名,名上座部
此即本部第二重分,是十八部之根本也。眾部中既無賢聖,二百年初因有乖諍,前後四破流出八部。初第一破流出三部﹕

一者說世出世法皆是假,既唯說假,名一說部。
二者世法顛倒則不名實,說出世法實,名說出世部。
三者上古有仙染雞生子,部主姓氏名雞胤部。

第二破者又因乖諍流出一部。此師學廣,玄悟佛經,勝過本部,名多聞部。

第三破者,又有一師說世出世亦有少假,不同一說及說出世,名說假部。

第四破者,二百年滿有一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重詳五事,分出三部﹕

一者此人所居山似靈廟,即位本處名制多山部。
二者又有一類與此乖違,住制多山西,名西山住部。
三者又有一類,乖前二見,住制多山北,名北山住部。

故大眾部四破別分,本末別說有其九部。

其上座部賢聖住持,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四百年末,本末七破為十一部﹕

第一破者有一大德造發智論,令後進者研究深宗,其諸上座先唯習定,既遭詰難,自恥無智,避諸論者,移居雪山,轉立別名,名雪轉部。其學論者說一切法皆有實體性,名說一切有部,又說有為因,亦名說因部。

第二破者於有部中流出一部。上古有仙染牛生子,是部(主)姓(註351),名犢子 部。

第三破者從犢子部流出四部﹕
一謂部主有法可上,法在人上,名法上部。
二顯部主性賢且善,賢聖苗裔,名賢胄部。
三顯部主善立法義,刊定無邪,其量必正名正量部。
四謂部主所居近山,林木蓊鬱,繁而且密,名密林山部。

第四破者復從有部流出一部,謂此部主身雖出家,本是國王,名化地部。

第五破者從化地部流出一部。部主業弘,含容正法如藏之密,名法藏部。

第六破者,三百年末復從有部流出一部。部主上代有仙,身真金色,飲弊餘光,名飲光部。

第七破者,四百年末復從有部流出一部。自稱我 慶喜為師,依經立量,名經量部。說有種子能從前世轉至後世,名說轉部。

如是上座本末重破,兼本共成十一部計,通前九部,為二十焉﹕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說假部,六多聞部,七制多山部,八 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十上座部,十一說一切有部,十二犢子部,十三法上部,十四賢胄部,十五正量部,十六密林山部,十七化地部,十八法藏部,十九飲光 部,二十經量部,已明二十部因由竟。

以四五部相配屬者,漢地所明五部名中薩婆多 者,即四部中說一切有,當二十中第十一部。曇無德者唐言法藏,四部中無,即二十中第十八部。彌沙塞者,唐言化地部,四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七部。摩訶僧祇四中大眾,即二十中第一部也。迦攝毘耶,唐言飲光,即二十中第十九部,其四部中初一上座,五部中無,即二十中是第十部。四中正量,五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五部。

如是東西共 行六部﹕一上座部,二說有部,三大眾部,四正量部,五化地部,六法藏部。餘十四部兩處不行。其化地部本出印度,印度已滅,于闐盛行。其法藏部本出西方,西方不行,東夏廣闡。化地,有部,漢地似行,上座,正量,印度盛行,餘方不見。

初分部時二十具足,去聖漸遠,法教淪潛,住持人無,部計即滅,住持人在,部計乃存。

不以諸部有是有非,而其部執有存有沒﹔不以法有用不用,而於諸部論正論邪。如析皆此俱金,但依修持皆得四果。

如有毀謗並墮三塗,情見不乖,皆是一法。

知見宜(窄)者,即相是相非,識解寬者,乃無彼無此。迷情執見,則憎毀過生,若達士通情,豈有嫌謗正法。以斯解釋,用蕩群疑,願審參詳,無迷一法。
------------------------------------------------------------
重點說明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