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求聞正法菩薩與說法師應具之德應知之義

求聞正法菩薩與說法師應具之德應知之義.

菩薩如是求聞正法
菩薩如是於善說法,深生敬重。常樂聽聞諸善說法,無有勞倦,亦無厭足。
淨信淳厚,其性柔和,心直見直。愛敬德故;愛敬法故;
往法師所,無難詰心。有敬重心,無高慢心。專為求善,非顯己德。
為欲安立自他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
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說法師
瑜伽八十一卷十六頁云:師者:謂成就十法,名說法師、眾相圓滿。

一者、善於法義。謂於六種法、十種義、善能解了故。

二者、能廣宣說。謂多聞聞持、其聞積集故。

三者、具足無畏。謂於剎帝利等、勝大眾中,宣說正法,無所怯懼故。又因此故;
聲不嘶掉,腋不流汗,念無忘失故。

四者、言詞善巧。謂語工圓滿,八支成就,言詞具足,處眾說法故。語工圓滿者:謂文句相應助伴等,乃至廣說。八支成就者:謂此語言、先首美妙等,乃至廣說。

五者、善方便說。謂二十種善巧方便、宣說正法故。如以時殷重等。

六者、具足成就法隨法行。謂不唯聽聞以為究竟。如其所說,即如是行故。

七者、威儀具足。謂說法時,手足不亂;頭不動搖;面無變易;鼻不改異;進止往來、威儀庠序故。

八者、勇猛精進。謂常樂聽聞所未聞法;於已聞法,轉令明淨;不捨瑜伽,不捨作意,心不捨離內奢摩他故。

九者、無有厭倦。謂為四眾,廣宣妙法,身心無倦故。

十者、具足忍力。謂罵弄訶責,終不反報;若被輕懱,不生忿慼,乃至廣說。

【二十種菩薩說正法相】
瑜伽三十八卷十七頁云:如是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
一者、以時,二者、重法,三者、次第,四者、相續,五者、隨順,

六者、歡喜,七者、愛樂,八者、悅豫,九者、欣勇,十者、不擯,

十一者、應理,十二者、稱順,十三者、無亂,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順眾,

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利益心,十八者、哀愍心,十九者、不自讚毀他,二十者、不依利養恭敬讚頌。

菩薩如是應常為他宣說正法。

【六種巧方便】
  ﹝出菩薩地持經﹞
〔一、隨順巧方便〕,謂菩薩欲為眾生說法,先以善巧方便,隨順教誡,令生信樂之心;然後以如來甚深法義,分別解說,令其易解易入,獲大利益,是名隨順巧方便。(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立要巧方便〕,要即誓約也。謂若有眾生,來從菩薩求索田宅、飲食、錢財,種種資生之具,菩薩即與立要誓之言:汝能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受持禁戒,我當施與;如其不能,則不施與。彼諸眾生,既聞如是要誓,即能如說修行,滿所願欲,是名立要巧方便。(梵語沙門,華言勤息。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

〔三、異相巧方便〕,謂菩薩既教眾生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受持禁戒者,或有不順其教,菩薩則現乖異瞋責之相,令彼有所畏懼,捨惡從善,是名異相巧方便。

〔四、逼迫巧方便〕,謂菩薩於自眷屬,作是教言:若我眷屬,有不供養父母,乃至犯諸禁戒者,我當斷其供給,或加謫罰,或至擯斥。彼諸眷屬,畏其謫罰,即修眾善,斷諸惡法。彼雖不樂,逼令修習,是名逼迫巧方便。

〔五、報恩巧方便〕,謂菩薩先有恩德及於眾生,或施以財物,或脫諸苦難,及免諸恐怖,救療眾病,令得安樂。而眾生知恩欲酬報者,菩薩則不欲其世間財利,但觀其供養父母,乃至受持禁戒,是名報恩巧方便。

〔六、清淨巧方便〕,謂菩薩住究竟地,生兜率天,從兜率天來生世間,或生王宮,捨上妙樂,出家學道;令諸眾生,捨離高慢,及成無上菩提。又令眾生堅固信樂,同求佛道,所有惑染,悉皆清淨,是名清淨巧方便。(究竟地,即佛地。梵語兜率,華言知足。)

【十種義】

瑜伽八十一卷五頁云:云何為義?當知略有十種。

一者、地義,二者、相義,三者、作意等義,四者、依處義,五者、過患義,
六者、勝利義,七者、所治義,八者、能治義,九者、略義,十者、廣義。
如彼論卷五頁至十一廣釋。


二解 顯揚五卷二頁云:十種義者:

一、盡所知義,二、如所知義,三、能取義,四、所取義,五、所依住義,
六、所受用義,七、顛倒義,八、不顛倒義,九、雜染義,十、清淨義。

此中盡所知義者:謂於雜染清淨法中,窮一切種差別邊際。是名盡所知義。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如是等。

如所知義者:即於雜染清淨法中,真如實性。是名如所知義。此復七種。謂流轉真如,乃至正行真如。

能取義者:謂五內色處、心、意、識、及諸心法。

所取義者:謂外六處。又能取義;亦是所取。

所依住義者:謂外世界。依此所住,有情界可得。所謂村田、百村田、千村田、百千村田。如是廣說,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數百千世界,極微塵等十方無量無數世界。

所受用義者:謂所攝受眾具。

顛倒義者:謂即於能取等義中,於無常、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如是乃至於無我,我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

不顛倒義者:謂對治如前所說顛倒應知。

雜染義者:有三種。於三界中,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

清淨義者:謂為證三種雜染離繫故,所修一切菩提分法;

此十種義攝一切義應知。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大乘二十二問---簡介與第一問.

唐代佛學大師曇曠「大乘二十二問」
簡介
曇曠的八種有紀錄的作品中,七種是關於大乘經論如﹕金剛經、起信論及百法明門論等的研究與疏釋,而其「大乘二十二問」是他唯一有創造性的論著。那是回答一位西藏國王向他提出的一連串有關大小乘佛教教理的問題。

大乘二十二問(註1)

夫至教幽深,下凡不惻(測),微言該遠,上智猶迷,況 曇曠識量荒塘(唐),學業膚淺,博聞既懵於經論,精解又迷 於理事。臥病既久,所苦彌深,氣力轉微,莫能登涉,伏枕邊外,馳戀聖顏,深問忽臨,心神驚駭﹔將欲辭避,恐負(□□),刀(力)課疾苦之中,恭答甚深之義 ,敢申狂簡,竊效微誠。然其問端,至極幽隱,或有往年曾 學,或有昔歲不聞,所解者以知見而釋之,未曉者以通理而 □(暢)之。所懼(懼)不契聖情,乖於本旨,特乞哀恕,遠察 衷勤(情)。

 第一問云﹕菩薩離世俗之地,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欲令一切眾生除煩惱苦,作何法者﹖
謹對﹕謂諸凡夫有人我執﹔由執我故起煩惱業,沉溺三界,輪轉四生,受苦無窮,莫能自出﹔即此三界,可治(住)可壞,故名為世,隱覆真理,顯現妄法。又名為俗地者,即是依持之義,既依人執,世俗事成,故人我執名世俗地。

若二乘人修我空觀,了人我空,不起凡夫諸漏煩惱,不發世間生死漏業,雖離凡夫世俗之地,由(猶)有法執見,有五蘊生滅之法執,有世間三界之苦,深厭生死,樂求涅槃,不樂住世,救拔群品,故是聲聞緣覺之行。

若初發心修行菩薩,自信已身有真如法,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無相法,離一切相,都無所得,了人法空﹕了人空故不著三界能離凡夫世俗之地﹔了法空故不樂涅槃,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了人法空能離凡夫二乘之行,名菩薩行。

故維摩經云﹕『非凡夫行,賢聖行,是菩薩行』。

此菩薩行契順真如,離一切相,一切分別,離凡夫世俗之地,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能為眾生說如是法,令離一切煩惱之苦,故修無念,離一切相,即是此中所作法也。

--------------------------------------------------------------

重點說明:菩薩行基本要件

修菩薩行者自信已身有真如法.
1.行者如果不能確信已身有真如法.....則無有菩薩行

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了人法空離凡夫世俗之地
2.行者如果不能了人法空,離一切相,一切分別,離凡夫世俗之地.....則無有菩薩行.


此菩薩行契順真如
3.如行者心行不平直.....無法契入隨順真如本性..於各種境界如如不動...則無有菩薩行.

了法空故不樂涅槃,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
4.行者如果不能了法空,不樂著涅槃,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則無有菩薩行.

為眾生說如是法,令離一切煩惱之苦,故修無念,離一切相即是此中所作法也。
5.行者如果樂著涅槃....不能為眾生說如是法...令眾生能遠離顛倒夢想恐怖罣礙之苦......則無有菩薩行

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信已身有真如法。

「大乘二十二問」---第二問

 第二問云:又不退、入行菩薩內所思意, 外身顯現法中,內修第一行法,何是外行﹖第一法是何﹖

謹對﹕所問深遠,文意難知,須述兩解,以通妙趣。
第一釋云﹕夫云不退總有三種。
一.信不退、即十住初,自信已身有真如法性,無動念是本原心,由有此性,決定成佛,深信解故,分證真如,決定不退大乘正信,亦不退轉趣入二乘,亦能權現化作佛身,八相成道,利眾生事,由得定信,成此功能。故此菩薩名信不退。

二.證不退,即初地位斷分別障,正證真如,一念能至百佛世界供養百佛,請轉法輪,開導群生,拔濟含識,由證真如離分別故,不起一切煩惱過失,永不退失真如無漏心,故此菩薩名證不退。

三.行不退,即入八地,常任運住 純無相心,在法駃(駛)流,任運而轉,剎剎那那萬行倍增。外雖起化,不動無相,內雖無動,外化無窮,由不退動無相行故。此位菩薩名行不退。

今此文中言不退者,即此三位不退人也。言入行者,行謂行位,即入此三不退位也。此諸菩薩內心所有思惟意樂,為化眾生外起作用,是故名為外身顯現,即彼所修無相妙行名為內修第一行法。

第二釋云:言不退者即不動也,若心無念名。
---------------------------------------------------------------------------------
重點說明:
第一法是------->無念....不動...真如......當行者心性契順真如時....則菩薩行不退.

 

「大乘二十二問」---第三問

 第三問云﹕修身口意、從初至終(註19)、行(修)、行如何﹖
謹對﹕修身口意須戒定慧言修戒者復有三種。

一.攝律儀戒,離身口意所有十惡。
二.攝善法戒,即身口意所行十善。
三.攝眾生戒,即行十善利益眾生。修行如此三聚淨戒,即是初修身口意也。

言修定(註22)者,身定,謂即結跏趺坐,不低不昂,不傍不側。故經偈云﹕『見諸(註23)跏趺像,魔王尚驚佈,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口定謂即言成准的,語行相應,心口皆順,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楷定正邪,令(註24)物歸信。

心定謂即遠離散亂,常在有相無相三昧,恒不遠離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經所說觀 佛三昧,觀淨土等。無相定者,即經所說離一切,一切分別。身口意業能如是定,即是次修三業地也。

言修慧者, 身慧有二,有相無相二種別故。
身謂﹕眼耳鼻舌身也,身者聚義,聚此五種,總名為身。此五雖無計度隨念,而亦得有微細分別,能取色聲香味(註25)觸境而生戀著。於此五塵有二種慧,若能了知是非好惡,不迷不謬,名為世間有分別慧。
若於此五無所分別,雖了了知而不貪著,是則名為無分別慧,即修身業所有慧也。

口業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故,辯說善 惡令眾生知,是名有相口業慧也。雖能計別得失差別,而於其中不著語相,雖終日語而無所語,雖常說法而無所說,是即名為無分別語,是名依慧所修語也。

言意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故。若意了知一切諸法善惡得失,因果差別,捨惡從善名有相慧。能於此中都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取捨,心念不生,名無相慧。若身口意依如是慧而修行者,是究竟修身口意也。
--------------------------------------------------------
重點說明
身口意皆有各各的戒定慧的修法...身有身的戒定慧修法.....口有口的戒定慧修法...........意有意的戒定慧修法。

戒的修法----->修三聚淨戒
1.攝律儀戒,離身口意所有十惡。
2.攝善法戒,即身口意所行(註21)十善。
3.攝眾生戒,即行十善利益眾生。

定的修法------>修三業地
1.身定,謂即結跏趺坐,不低不昂,不傍不側。故經偈云﹕『見諸跏趺像,魔王尚驚佈,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
2.口定謂即言成准的,語行相應,心口皆順,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楷定正邪,令物歸信。
3.心定謂即遠離散亂,常在有相無相三昧,恒不遠離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經所說觀 佛三昧,觀淨土等。無相定者,即經所說離一切,一切分別。

慧的修法------>究竟修身口意
1. 身慧有二,有相無相二種別。眼耳鼻舌身聚此五種總名為身。此五雖無計度隨念,而亦得有微細分別,能取色聲香味觸境而生戀著。
(1)於此五塵有二種慧,若能了知是非好惡,不迷不謬,名為世間有分別慧。
(2)若於此五無所分別,雖了了知而不貪著,是則名為無分別慧,即修身業所有慧也。
2.口業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
(1)辯說善惡令眾生知,是名有相口業慧也。
(2)雖能計別得失差別,而於其中不著語相,雖終日語而無所語,雖常說法而無所說,是即名為無分別語。
(3)言意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
若意了知一切諸法善惡得失,因果差別,捨惡從善名有相慧。
能於此中都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取捨,心念不生,名無相慧。

身口意依如是戒定慧而修行。
修完這些以後最重要的是要能行十善業利益眾生

「大乘二十二問」---第四問

第四問云﹕又今處於五濁惡世,自既無縛,彼亦無解,義如何者﹖

謹對﹕濁者滓穢不清淨義,眾生所以處濁劫者,由自身命不清淨故。
眾生及命皆渾濁者,由煩惱濁。有煩惱者,由其見濁,妄見塵沙,遍處生執不清淨故,名之為濁。眾生本性即是真如,常樂我淨具恒沙德,自背本源,妄生諸見,起煩惱業受苦無窮。
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
如是一切皆從見生。見濁不生,諸濁皆淨。若離妄念,照達心源,淨相尚無,濁相寧有,離淨濁相,不見身心,無罣無礙,誰縛誰解,了無解縛,乃能離縛,但自無縛,彼亦能解。如斯妙義,著在群經,伏願披 尋,昭然自見。
---------------------------------------------------------
重點說明:

如是一切皆從見生。見濁不生,諸濁皆淨離淨濁相,不見身心,無罣無礙,誰縛誰解,了無解縛,乃能離縛

引圓覺經...大佛頂首楞嚴經說明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性圓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大佛頂首楞嚴經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喜貪盡則心解脫------>根塵同源,縛脫無二,心平不起,知見無見,則一切清淨,一切清淨,則無縛無脫,縛係自縛,解亦要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