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求聞正法菩薩與說法師應具之德應知之義

求聞正法菩薩與說法師應具之德應知之義.

菩薩如是求聞正法
菩薩如是於善說法,深生敬重。常樂聽聞諸善說法,無有勞倦,亦無厭足。
淨信淳厚,其性柔和,心直見直。愛敬德故;愛敬法故;
往法師所,無難詰心。有敬重心,無高慢心。專為求善,非顯己德。
為欲安立自他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
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說法師
瑜伽八十一卷十六頁云:師者:謂成就十法,名說法師、眾相圓滿。

一者、善於法義。謂於六種法、十種義、善能解了故。

二者、能廣宣說。謂多聞聞持、其聞積集故。

三者、具足無畏。謂於剎帝利等、勝大眾中,宣說正法,無所怯懼故。又因此故;
聲不嘶掉,腋不流汗,念無忘失故。

四者、言詞善巧。謂語工圓滿,八支成就,言詞具足,處眾說法故。語工圓滿者:謂文句相應助伴等,乃至廣說。八支成就者:謂此語言、先首美妙等,乃至廣說。

五者、善方便說。謂二十種善巧方便、宣說正法故。如以時殷重等。

六者、具足成就法隨法行。謂不唯聽聞以為究竟。如其所說,即如是行故。

七者、威儀具足。謂說法時,手足不亂;頭不動搖;面無變易;鼻不改異;進止往來、威儀庠序故。

八者、勇猛精進。謂常樂聽聞所未聞法;於已聞法,轉令明淨;不捨瑜伽,不捨作意,心不捨離內奢摩他故。

九者、無有厭倦。謂為四眾,廣宣妙法,身心無倦故。

十者、具足忍力。謂罵弄訶責,終不反報;若被輕懱,不生忿慼,乃至廣說。

【二十種菩薩說正法相】
瑜伽三十八卷十七頁云:如是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
一者、以時,二者、重法,三者、次第,四者、相續,五者、隨順,

六者、歡喜,七者、愛樂,八者、悅豫,九者、欣勇,十者、不擯,

十一者、應理,十二者、稱順,十三者、無亂,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順眾,

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利益心,十八者、哀愍心,十九者、不自讚毀他,二十者、不依利養恭敬讚頌。

菩薩如是應常為他宣說正法。

【六種巧方便】
  ﹝出菩薩地持經﹞
〔一、隨順巧方便〕,謂菩薩欲為眾生說法,先以善巧方便,隨順教誡,令生信樂之心;然後以如來甚深法義,分別解說,令其易解易入,獲大利益,是名隨順巧方便。(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立要巧方便〕,要即誓約也。謂若有眾生,來從菩薩求索田宅、飲食、錢財,種種資生之具,菩薩即與立要誓之言:汝能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受持禁戒,我當施與;如其不能,則不施與。彼諸眾生,既聞如是要誓,即能如說修行,滿所願欲,是名立要巧方便。(梵語沙門,華言勤息。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

〔三、異相巧方便〕,謂菩薩既教眾生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受持禁戒者,或有不順其教,菩薩則現乖異瞋責之相,令彼有所畏懼,捨惡從善,是名異相巧方便。

〔四、逼迫巧方便〕,謂菩薩於自眷屬,作是教言:若我眷屬,有不供養父母,乃至犯諸禁戒者,我當斷其供給,或加謫罰,或至擯斥。彼諸眷屬,畏其謫罰,即修眾善,斷諸惡法。彼雖不樂,逼令修習,是名逼迫巧方便。

〔五、報恩巧方便〕,謂菩薩先有恩德及於眾生,或施以財物,或脫諸苦難,及免諸恐怖,救療眾病,令得安樂。而眾生知恩欲酬報者,菩薩則不欲其世間財利,但觀其供養父母,乃至受持禁戒,是名報恩巧方便。

〔六、清淨巧方便〕,謂菩薩住究竟地,生兜率天,從兜率天來生世間,或生王宮,捨上妙樂,出家學道;令諸眾生,捨離高慢,及成無上菩提。又令眾生堅固信樂,同求佛道,所有惑染,悉皆清淨,是名清淨巧方便。(究竟地,即佛地。梵語兜率,華言知足。)

【十種義】

瑜伽八十一卷五頁云:云何為義?當知略有十種。

一者、地義,二者、相義,三者、作意等義,四者、依處義,五者、過患義,
六者、勝利義,七者、所治義,八者、能治義,九者、略義,十者、廣義。
如彼論卷五頁至十一廣釋。


二解 顯揚五卷二頁云:十種義者:

一、盡所知義,二、如所知義,三、能取義,四、所取義,五、所依住義,
六、所受用義,七、顛倒義,八、不顛倒義,九、雜染義,十、清淨義。

此中盡所知義者:謂於雜染清淨法中,窮一切種差別邊際。是名盡所知義。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如是等。

如所知義者:即於雜染清淨法中,真如實性。是名如所知義。此復七種。謂流轉真如,乃至正行真如。

能取義者:謂五內色處、心、意、識、及諸心法。

所取義者:謂外六處。又能取義;亦是所取。

所依住義者:謂外世界。依此所住,有情界可得。所謂村田、百村田、千村田、百千村田。如是廣說,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數百千世界,極微塵等十方無量無數世界。

所受用義者:謂所攝受眾具。

顛倒義者:謂即於能取等義中,於無常、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如是乃至於無我,我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

不顛倒義者:謂對治如前所說顛倒應知。

雜染義者:有三種。於三界中,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

清淨義者:謂為證三種雜染離繫故,所修一切菩提分法;

此十種義攝一切義應知。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大乘二十二問---簡介與第一問.

唐代佛學大師曇曠「大乘二十二問」
簡介
曇曠的八種有紀錄的作品中,七種是關於大乘經論如﹕金剛經、起信論及百法明門論等的研究與疏釋,而其「大乘二十二問」是他唯一有創造性的論著。那是回答一位西藏國王向他提出的一連串有關大小乘佛教教理的問題。

大乘二十二問(註1)

夫至教幽深,下凡不惻(測),微言該遠,上智猶迷,況 曇曠識量荒塘(唐),學業膚淺,博聞既懵於經論,精解又迷 於理事。臥病既久,所苦彌深,氣力轉微,莫能登涉,伏枕邊外,馳戀聖顏,深問忽臨,心神驚駭﹔將欲辭避,恐負(□□),刀(力)課疾苦之中,恭答甚深之義 ,敢申狂簡,竊效微誠。然其問端,至極幽隱,或有往年曾 學,或有昔歲不聞,所解者以知見而釋之,未曉者以通理而 □(暢)之。所懼(懼)不契聖情,乖於本旨,特乞哀恕,遠察 衷勤(情)。

 第一問云﹕菩薩離世俗之地,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欲令一切眾生除煩惱苦,作何法者﹖
謹對﹕謂諸凡夫有人我執﹔由執我故起煩惱業,沉溺三界,輪轉四生,受苦無窮,莫能自出﹔即此三界,可治(住)可壞,故名為世,隱覆真理,顯現妄法。又名為俗地者,即是依持之義,既依人執,世俗事成,故人我執名世俗地。

若二乘人修我空觀,了人我空,不起凡夫諸漏煩惱,不發世間生死漏業,雖離凡夫世俗之地,由(猶)有法執見,有五蘊生滅之法執,有世間三界之苦,深厭生死,樂求涅槃,不樂住世,救拔群品,故是聲聞緣覺之行。

若初發心修行菩薩,自信已身有真如法,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無相法,離一切相,都無所得,了人法空﹕了人空故不著三界能離凡夫世俗之地﹔了法空故不樂涅槃,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了人法空能離凡夫二乘之行,名菩薩行。

故維摩經云﹕『非凡夫行,賢聖行,是菩薩行』。

此菩薩行契順真如,離一切相,一切分別,離凡夫世俗之地,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能為眾生說如是法,令離一切煩惱之苦,故修無念,離一切相,即是此中所作法也。

--------------------------------------------------------------

重點說明:菩薩行基本要件

修菩薩行者自信已身有真如法.
1.行者如果不能確信已身有真如法.....則無有菩薩行

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了人法空離凡夫世俗之地
2.行者如果不能了人法空,離一切相,一切分別,離凡夫世俗之地.....則無有菩薩行.


此菩薩行契順真如
3.如行者心行不平直.....無法契入隨順真如本性..於各種境界如如不動...則無有菩薩行.

了法空故不樂涅槃,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
4.行者如果不能了法空,不樂著涅槃,不向(同)聲聞緣覺之行.....則無有菩薩行.

為眾生說如是法,令離一切煩惱之苦,故修無念,離一切相即是此中所作法也。
5.行者如果樂著涅槃....不能為眾生說如是法...令眾生能遠離顛倒夢想恐怖罣礙之苦......則無有菩薩行

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信已身有真如法。

「大乘二十二問」---第二問

 第二問云:又不退、入行菩薩內所思意, 外身顯現法中,內修第一行法,何是外行﹖第一法是何﹖

謹對﹕所問深遠,文意難知,須述兩解,以通妙趣。
第一釋云﹕夫云不退總有三種。
一.信不退、即十住初,自信已身有真如法性,無動念是本原心,由有此性,決定成佛,深信解故,分證真如,決定不退大乘正信,亦不退轉趣入二乘,亦能權現化作佛身,八相成道,利眾生事,由得定信,成此功能。故此菩薩名信不退。

二.證不退,即初地位斷分別障,正證真如,一念能至百佛世界供養百佛,請轉法輪,開導群生,拔濟含識,由證真如離分別故,不起一切煩惱過失,永不退失真如無漏心,故此菩薩名證不退。

三.行不退,即入八地,常任運住 純無相心,在法駃(駛)流,任運而轉,剎剎那那萬行倍增。外雖起化,不動無相,內雖無動,外化無窮,由不退動無相行故。此位菩薩名行不退。

今此文中言不退者,即此三位不退人也。言入行者,行謂行位,即入此三不退位也。此諸菩薩內心所有思惟意樂,為化眾生外起作用,是故名為外身顯現,即彼所修無相妙行名為內修第一行法。

第二釋云:言不退者即不動也,若心無念名。
---------------------------------------------------------------------------------
重點說明:
第一法是------->無念....不動...真如......當行者心性契順真如時....則菩薩行不退.

 

「大乘二十二問」---第三問

 第三問云﹕修身口意、從初至終(註19)、行(修)、行如何﹖
謹對﹕修身口意須戒定慧言修戒者復有三種。

一.攝律儀戒,離身口意所有十惡。
二.攝善法戒,即身口意所行十善。
三.攝眾生戒,即行十善利益眾生。修行如此三聚淨戒,即是初修身口意也。

言修定(註22)者,身定,謂即結跏趺坐,不低不昂,不傍不側。故經偈云﹕『見諸(註23)跏趺像,魔王尚驚佈,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口定謂即言成准的,語行相應,心口皆順,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楷定正邪,令(註24)物歸信。

心定謂即遠離散亂,常在有相無相三昧,恒不遠離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經所說觀 佛三昧,觀淨土等。無相定者,即經所說離一切,一切分別。身口意業能如是定,即是次修三業地也。

言修慧者, 身慧有二,有相無相二種別故。
身謂﹕眼耳鼻舌身也,身者聚義,聚此五種,總名為身。此五雖無計度隨念,而亦得有微細分別,能取色聲香味(註25)觸境而生戀著。於此五塵有二種慧,若能了知是非好惡,不迷不謬,名為世間有分別慧。
若於此五無所分別,雖了了知而不貪著,是則名為無分別慧,即修身業所有慧也。

口業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故,辯說善 惡令眾生知,是名有相口業慧也。雖能計別得失差別,而於其中不著語相,雖終日語而無所語,雖常說法而無所說,是即名為無分別語,是名依慧所修語也。

言意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故。若意了知一切諸法善惡得失,因果差別,捨惡從善名有相慧。能於此中都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取捨,心念不生,名無相慧。若身口意依如是慧而修行者,是究竟修身口意也。
--------------------------------------------------------
重點說明
身口意皆有各各的戒定慧的修法...身有身的戒定慧修法.....口有口的戒定慧修法...........意有意的戒定慧修法。

戒的修法----->修三聚淨戒
1.攝律儀戒,離身口意所有十惡。
2.攝善法戒,即身口意所行(註21)十善。
3.攝眾生戒,即行十善利益眾生。

定的修法------>修三業地
1.身定,謂即結跏趺坐,不低不昂,不傍不側。故經偈云﹕『見諸跏趺像,魔王尚驚佈,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
2.口定謂即言成准的,語行相應,心口皆順,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楷定正邪,令物歸信。
3.心定謂即遠離散亂,常在有相無相三昧,恒不遠離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經所說觀 佛三昧,觀淨土等。無相定者,即經所說離一切,一切分別。

慧的修法------>究竟修身口意
1. 身慧有二,有相無相二種別。眼耳鼻舌身聚此五種總名為身。此五雖無計度隨念,而亦得有微細分別,能取色聲香味觸境而生戀著。
(1)於此五塵有二種慧,若能了知是非好惡,不迷不謬,名為世間有分別慧。
(2)若於此五無所分別,雖了了知而不貪著,是則名為無分別慧,即修身業所有慧也。
2.口業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
(1)辯說善惡令眾生知,是名有相口業慧也。
(2)雖能計別得失差別,而於其中不著語相,雖終日語而無所語,雖常說法而無所說,是即名為無分別語。
(3)言意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
若意了知一切諸法善惡得失,因果差別,捨惡從善名有相慧。
能於此中都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取捨,心念不生,名無相慧。

身口意依如是戒定慧而修行。
修完這些以後最重要的是要能行十善業利益眾生

「大乘二十二問」---第四問

第四問云﹕又今處於五濁惡世,自既無縛,彼亦無解,義如何者﹖

謹對﹕濁者滓穢不清淨義,眾生所以處濁劫者,由自身命不清淨故。
眾生及命皆渾濁者,由煩惱濁。有煩惱者,由其見濁,妄見塵沙,遍處生執不清淨故,名之為濁。眾生本性即是真如,常樂我淨具恒沙德,自背本源,妄生諸見,起煩惱業受苦無窮。
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
如是一切皆從見生。見濁不生,諸濁皆淨。若離妄念,照達心源,淨相尚無,濁相寧有,離淨濁相,不見身心,無罣無礙,誰縛誰解,了無解縛,乃能離縛,但自無縛,彼亦能解。如斯妙義,著在群經,伏願披 尋,昭然自見。
---------------------------------------------------------
重點說明:

如是一切皆從見生。見濁不生,諸濁皆淨離淨濁相,不見身心,無罣無礙,誰縛誰解,了無解縛,乃能離縛

引圓覺經...大佛頂首楞嚴經說明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性圓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大佛頂首楞嚴經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喜貪盡則心解脫------>根塵同源,縛脫無二,心平不起,知見無見,則一切清淨,一切清淨,則無縛無脫,縛係自縛,解亦要自解。

「大乘二十二問」---第五問

 第五問云﹕佛有有餘無餘涅槃,此二涅槃(註40)為別實有,為復假說﹖
謹對﹕言涅槃者是圓寂義。圓謂圓滿,具眾德故。寂謂寂靜異苦障故。涅槃不同,諸教異說,就要而言,不過四種﹕
一.者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眾生,本真如理,雖有容染而本性淨,具無邊德,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此有二種﹕若二乘人至無學位,依此生死苦身之上,斷煩惱障,顯真如性,心德寂靜,名為涅槃。而此苦身尚未棄捨,苦未寂靜,名有餘依。言餘依者即苦身也。若佛世尊煩惱雖盡, 身心寂靜名得涅槃,有餘無漏,常樂我淨,功德身在,依此身上所得涅槃,是故名為有餘依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此有二種﹕
1.若二乘人至無學位,一切煩惱,先已斷盡,今復更厭此苦依身,以滅盡定滅其心知,又自化火焚分段身,無苦依身,諸苦永寂,是故名曰無餘依涅槃。
2.若佛世尊無漏功德所依身上,一切煩惱,生死苦惱悉已寂靜,永無苦惱餘所依故,是故名曰無餘依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大智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曰涅槃。若諸菩薩至第五地能斷下乘般涅槃障,能證真如無住真理,外 為分得無住涅槃。若佛世尊一切障盡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事圓滿,名大涅槃。

四涅槃中一切眾生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既四涅槃皆依真立,就其出障,立四不同,據其真如,體無差別,故佛身上有餘無餘,但約義存,實無有二。
-----------------------------------------------------
重點說明

(1)涅槃不同,諸教異說,就要而言,不過四種﹕一.者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但約義存,實無有二。

(2)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曰涅槃。


最重要的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

「大乘二十二問」---第六問

第六問云﹕佛有三身,其法身者週(周)遍法界,化身各各在一切佛,而其應身有一有異﹖

謹對﹕然其佛身諸教異說,或開或合,義理多門。今者先明佛身之相,次則顯其開合之門,然後答其所問之義。統論諸教有五佛身
第一身者是諸如來真淨法界,具無數量真常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如來平等共有。
此有二名﹕一名法身,是報化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名自性身真如,乃是諸法自性,是報化身,實自性故。

第二身者是諸如來三無數劫所集無邊真實無漏自利功德,感得如是淨妙色身,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此有三名﹕一名法身,諸功德法所集成故,二名報身,以果酬因受樂報故。三名自受用,唯自受用妙法樂故。

第三身者,謂諸如來三無數劫所集無邊利他功德,隨住十地菩薩所宣所顯漸勝相好之身。此有五名﹕一名他受用,令他受用妙法樂故。二名報身,酬報菩薩見佛因故。三名應身,應諸菩薩淨心現故。四名化身,前後改轉如變化故。五名法身,諸功德法所莊嚴故。

第四身者是諸如來大慈悲 故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凡夫所現微妙鹿功德身。此有三名﹕一名化身,以非真身如化現故。二名應身,但應凡小心所現故。三名法身,亦功德法所集聚故。

第五身者是諸如來為化六道外道等類諸眾生故所現種種異類身相。此有二名﹕一名化身,但是暫時變化現故。二名應身,暫應六道眾生現故。非法身者,非功德法集成相故。

明佛身已顯開合者,或有聖教開為五身,依廣義門具分別故﹔或有聖教開為四身,即五身中前之四身 ,不說第五,第四攝故,暫時化現,非久住故﹔或有聖教合為三身,謂法,報,化。此有三義﹕或合五中前之二身名為法身,其第一身是真如理,其第二身是真實智,理智無別合為一故。金光明經說法如如及如如智,名法身故。其報身者即是五中第三佛身,報諸菩薩功德因故。其化身者即五身中第四化身,謂化地前凡小現故。第二義者,或初法身 即前五中第一佛身是諸功德法之體故。言報身者,合前五中第二第三,有經論中皆名受用,為自為他受樂報故。化身即是五中第四,義如前說,此依大乘經論說也。

小乘經論說法,報,化三身之義與此不同
言法身者即是如來無漏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此五是其功德之法,是諸聖賢所依體,故名為法身。言報身者即是王宮父母所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酬報過去因之果故言化身者即是如來所現神通化相身是。 此有二種﹕
一者共有,即同二乘所有化現十八變等﹔
二不共有,即如經說如來所現大神變身。
或有聖教合為二身,一者法身,即合五中前之二身,二者化身,即合五中後之三身,義如前說。或有聖教合為一身,即是五中前之四身皆功德法,總名為法。自體依止聚集義故,總名為身。
顯開合竟答所問者。所言法身周遍法界,此依五中前二身說真如妙理,及能證智,理智平等皆遍周故。化身各各在一切佛,即是五中第四佛身,隨彼佛所現別故。應身為一為異義者,此言應身即當五中第三佛身。
此佛應身隨應十地菩薩所現。初地菩薩所現佛身坐於百葉蓮花臺上,一葉有一大千世界,其佛身量稱彼蓮 花,二地所見坐千葉蓮花,三地所見坐萬葉蓮花,乃至十地如是轉增。初地見小,二地見大,同處同時不相障礙。不可言一,不可言異。不可言一者,十地所見各不同故﹔不可言異者,所見之佛無別處故。菩薩所見,一異若斯,諸佛應身,一異亦爾,一微塵中有無量佛,一剎那中含三世劫,一佛住處有一切佛,一切佛國有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處同時,不相障礙,以諸色法無實體故,真如理智無限礙故。如眾翳者,同於一處所見差別,不相障礙。如眾燈光,各遍似一。由是義故,非但諸佛所現應身非一非異,乃至報化身亦爾。
-----------------------------------------
重點說明
三千大千世界,唯心所現。

「大乘二十二問」---第七問

 
第七問云﹕佛有一切智,因從(註81)修行六波羅蜜,但本性清淨湛然不動,是一切智,此二種如何﹖

謹對﹕佛一切智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就,本性清淨,湛然不動,是一切智者,據有因說也。因從修行六波羅蜜成一切智者,就具緣說也。因緣具足,一切智成,隨闕一種則不成就。

此中隨闕因緣義者,雖有內因,若不修行十波羅蜜無由能成佛一切智,若雖修行十波羅蜜,而心取相乖背本因,亦不能成佛一切智,故起信論云﹕如是報身功德之相,因波羅蜜無漏行薰,及由真如不思議薰。內外二薰之所成就一切智用在於報身,報身尚然,智何不爾。
------------------------------------------------------------------------

重點說明

佛一切智為十波羅蜜與真如相緣的果,所以大乘行者....首要確信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即色受想行識乃至十法界一切清淨...

「大乘二十二問」---第八問

 第八問云﹕眾生若行諸菩薩行,發菩提心,如何發行﹖

謹對﹕夫欲修行諸菩薩行者,先須發起大菩提心,然此發心有其二種﹕
一令初根發有相心,
二令久機發無相心,

所言有相菩提心者,復有三種﹕

一、厭離有為心,為說世間生死苦惱,令其厭離不樂有為,永斷諸惡為出離因。
二、欣樂菩提心,為說佛身無量功德,究竟安樂,令其欣樂修行諸善為成佛因。
三、悲愍有情心,為說悲愍一切眾生自得無量勝妙功德,令生廣大救度之心。
此三名為大菩提心,由有此心能行萬行,故經說此名加行持,能持六度加勝行故。

所言無相菩提心者,菩提名覺,即是真如,此性澄清離一切相,但離妄念,覺道自成,何假起心外念求取。若發心念,外求菩提,此乃妄心返成流浪,縱修萬行,豈成菩提。今者但能一切不發,是名真實發菩提心 。

所言菩提既即是覺,不被一切煩惱破壞,即是諸法真實之心。所言發者,即是顯發,但能不起一切妄情,菩提真心,自然顯發,是名真實發菩提心﹔雖名發心而無所發,由無所發,無所不發,乃是廣發大菩提心,非但名為發菩提心,亦名真行菩薩妙行,如前三種 發菩提心,若無後說真實發心,縱多劫修行終滯生死。如斯解釋深契佛心,亦順大乘無相妙理。

------------------------------------------------
重點說明
1.先發出離心永斷諸惡因,次樂菩提心建立成佛因,三發大慈悲心現世覺有情.
2.覺了空無相無願無所得...以無住心而行於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於布施.  

「大乘二十二問」---第九問

第九問云﹕十地菩薩,幾地有相﹖幾(地)無想﹖有想無想,何者是行﹖

謹對﹕夫心境不同想謂心想,相謂境相,心境互依,不可離別

今所問者,約心想言,經論所明,就境相說,故攝大乘,唯識等論說﹕五地前有相觀多,無相觀少,至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七地能得純無相觀,雖恒相續,猶有功用,若至第八不動地中,常任運住純無相觀,有相功用永不現行故。

此八地初一念心所生功德,過前兩大阿僧祇劫所行萬行功德善根。第二念後倍倍增勝。以此故知修無相行百千萬億恒河沙倍勝有相行。

然菩薩道萬行皆修,但於所修心無所住,是則名為無相勝行。不以無相都無所修,祇以有相心有礙故,不能遍修一切諸行,是故無相,心無礙故,乃能遍修一切妙行。
故經論說八地已上心無礙故,一切行中起一切行法,駛流中任運而轉,剎那剎那功德增進,如是皆由得無相行,是故無相是真實行。

----------------------------------------------------------------
重點說明

(1)有相無相之分野
五地前有相觀多,無相觀少,至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七地能得純無相觀,雖恒相續,猶有功用,若至第八不動地中,常任運住純無相觀,有相功用永不現行故。

(2)有相無相之功用分別
菩薩道萬行皆修,但於所修心無所住,是則名為無相勝行。不以無相都無所修,祇以有相心有礙故,不能遍修一切諸行,是故無相,心無礙故,乃能遍修一切妙行。

菩薩行應無所住而行於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於布施....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問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一問

 第十一問云﹕菩薩法身與佛法身,同不同者﹖

謹對﹕大般若經最勝天會所說法喻正與此同。今者謹依經文而說。最勝天王重白佛言﹕「如來法身,菩薩法身,如是二身有何差別﹖」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身無差別,功德有異,身無別者,同一真如,無別體故。功德異者,由滿未滿有差別故。菩薩法身功德未滿,如來法身功德已滿。譬如無價末尼寶珠若未施功瑩磨莊飾,與施功力磨瑩莊嚴,如是二相,雖有差別,而其珠體即無差別。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同不同義,如經可知。
--------------------------------------------------------------------------
重點說明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為法------>真如本性也...生佛一體無差別。
法身功德者--->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成唯識論十卷十五頁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菩薩法身功德尚未圓滿,真如本性未盡顯明.....
如來法身功德純一滿淨真如本性圓滿顯現
----->所以有差別。

所以大乘菩薩行者....首要確信自身有真如本性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二問

第十二問云﹕菩薩涅槃及與輪迴並不分別,義如何者﹖
謹對﹕夫見涅槃由執生死,不見生死,何執涅槃,既都無見,於何分別。且如二乘未離法執,不了諸法皆從念生,執有離心生死苦法,見身心外別有涅槃,執涅槃故,妄起欣求,著生死故,妄生厭離。

是故欣厭皆是妄心,其猶怖夢虎而生嫌,翫空花而自樂,菩薩了達照見心源,生死本空,亦何所厭。涅槃無相,於何所欣。了空無相,心念不生,輪迴涅槃故不分別。
------------------------------------------------------------------
重點說明

眾生無始以來,旋轉於六道之生死,如車輪之轉而無窮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心地觀經三曰:「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觀佛三昧經六曰:「三界眾生,輪迴六趣,如旋火輪。」

大乘義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涅槃經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

思量識別諸事理曰分別,是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為心心所之異名也。

法華經曰:「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發智論一曰:「法歸分別,聖歸涅槃。」成實論三曰:「法歸分別,真人歸滅。」唯識述記七末曰:「言分別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別為自體故。」三界之心心所以虛妄之分別為自性,即妄於無我無法之上,而分別我法也,故稱之為分別之惑
若人分別心生....喜涅槃....厭生死輪迴...即入輪迴
僧燦大師言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 三問

第十三問云﹕菩薩所知不著涅槃,不染世間,依何法者﹖

謹對﹕菩薩了知法從緣起,如幻如化,非久非堅,既知諸法虛妄不真,何被世間法所染污。此依初教作緣起觀,知世如幻,能不染也

若能了達一切唯心,法從心生,心外無法,今所見者,但見自心,離心之外,都無所見,既無外法,何染世間,此依終教作唯識觀,乃能不 染世間法也。

若了境界唯是自心,外境既無,內心何見,心既無見,念本不生,一切皆如,何所染污,此依頓教作真如觀,則於世法無能所染,既知世法一切皆如,本來涅槃,何所取著,雖在世間,世法不染,雖得涅槃,而不樂著,即是無住大般涅槃。

是故菩薩依此三種所說法門無染著也。
------------------------------------------------
重點說明

菩薩初教作緣起觀了知法從緣起,如幻如化,非久非堅,既知諸法虛妄不真,知世如幻,能不染也。

次作唯識觀,了達一切唯心,法從心生,心外無法,今所見者,但見自心,離心之外,都無所見,若了境界唯是自心,外境既無,內心何見,心既無見,念本不生,一切皆如,無能所染。

末依頓教作真如觀,了知世法一切皆如,本來涅槃,何所取著,雖在世間,世法不染,雖得涅槃,而不樂著,即是[b]無住大般涅槃。
涅槃與世間不外一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喜貪盡說心解脫....放下一切身心世界....無染無著....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四問


第十四問云﹕又大乘法,智慧方便二種雙行,眾生欲行,如何起行﹖菩薩自在則可能行,眾生不然,何能行者﹖

謹對﹕此中義理意趣難知,若不審詳,詎申妙旨。今於此中略述兩解﹕一云大乘之法有俗有真,俗則諸法若有若空,真謂都無空之與有

為照空有,智慧要存,為泯有空,方便須立。照空有故俗智得生,泯空有故真智成就

若唯照俗未免輪迴,若但觀真,不起悲濟。照俗之行由智慧成,證真之功(註134),由方便得,智慧方便故要雙行,若闕一門不達二諦

二云大乘之法悲智雙行,自行化他闕一不可,若無自行不異凡夫,如不化他乃同小聖,此中智慧即是自行,以實智慧,證真如故

言方便者即是化他,以權方便化眾生故。鳥具二翼,乃得翔空,車有兩輪,方能載陸,既知智慧方便二門,凡夫欲行,但依此理不能依學,即是凡夫,若能修行是稱菩薩。
凡夫不學是繫縛人,菩薩能行,成自在者。要 先修學成自在人,非先自在,然後修學,故凡夫者亦能修行。
----------------------------------------------------------------
重點說明
由原作者的說明中可以了解在文中所言的智慧...方便...即是真諦..與俗諦...二諦....菩薩行者應該要二諦融通自證化人均行....但不是先自證後才化人.....
而是在化人中自證在自證中也可以化人......所以有一句話...二諦融通三昧印....即是最好的解釋........智慧與方便是兩輪....所以菩薩行者....是悲智雙運的......以智慧(清淨心)行方便(化人.....俗諦的作為).....於方便行(化人.....俗諦的作為)中體證智慧(自證......真如本性).

二諦的說明

二解--->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云:復言世尊!若有如是四聖諦者;何緣世尊復說二諦?謂世俗諦,及勝義諦。世尊告曰:即於如是四聖諦中,若法住智所行境界;是世俗諦。若自內證最勝義智所行境界,非安立智所行境界;名勝義諦。

三解--->俱舍二十二卷十頁云:如是世尊說諦有四。餘經復說諦有二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如是二諦,其相云何?頌曰:彼覺破便無。慧析餘亦爾。如瓶水世俗。異此名勝義。論曰:若彼物,覺彼破,便無彼物;應知名世俗諦。如瓶被破,為碎凡時,瓶覺則無,衣等亦爾。又若有物,以慧析餘,彼覺便無;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時,水覺則無。火等亦爾。即於彼物未破析時,以世想名,施設為彼。施設有故,名為世俗。依世俗理,說有瓶等。是實非虛,名世俗諦。若物異此,名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破不無;及慧析餘,彼覺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或以勝慧析除味等,彼覺恆有。愛等亦然。此真實有,故名勝義。依勝義理,說有色等是實非虛;名勝義諦。先軌範師作如是說:如出世智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諦。如此餘智所聚諸法,名世俗諦。

四解--->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十四頁云:餘契經中,說有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問世俗勝義二諦,云何有作是說:於四諦中,前二諦是世俗諦,男女行住,及瓶衣等,世間現見諸世俗事,皆入苦集二諦中故。後二諦,是勝義諦。諸出世間真實功德,皆入滅道二諦中故。

復有說者,於四諦中,前三諦是世俗諦。苦集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佛說滅諦如城如宮,或如彼岸。諸如是等世俗施設,滅諦中有。是故滅諦亦名世俗。唯一道諦,是勝義諦。世俗施設,此中無故。

或有說者,四諦皆是世俗諦攝。前三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道諦亦有諸世俗事。佛以沙門婆羅門名,說道諦故。唯一切法空非我理,是勝義諦。空非我中,諸世俗事,絕施設故。

評曰:應作是說:四諦皆有世俗勝義。苦集中有世俗諦者,義如前說。苦諦中有勝義諦者,謂苦非常空非我理。
集諦中有勝義諦者,謂因集生緣理。
滅諦中有世俗諦者。佛說滅諦如園如林如彼岸等。滅諦中有勝義諦者,謂滅靜妙離理。
道諦中有世俗諦者,謂佛說道如船筏、如石山、如梯磴、如臺觀、如花、如水。道諦中有勝義諦者,謂道如行出理。
由說四諦皆有世俗勝義諦故;世俗勝義俱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虛空非擇滅,亦二諦攝故。如彼廣說。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所以若有執著聖義諦...第一義諦...等皆是一種對文字名相的執著......所有說皆是權說而已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http://kindness.show5forum.info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 五問

 第十五問云﹕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於六塵境各如何見﹖

謹對﹕三乘所見理合不同,然其二乘多分相似,故有聖教合名下乘,故見六塵不分差別,而與菩薩顯不同者。

佛法理門總有四種,因緣,唯識,無相,真如。

二乘之人唯了初一,知一切法皆從緣生,六塵境界皆是實有,見染見淨,有愛有憎﹔不了第二唯識門故,未達諸法皆從心生,執六塵境心外實有﹔不達第三無相 門故,不識諸法本性皆空,遂執六塵實有自性﹔不悟第四真如門故,不信諸法平等皆如,遂執六塵一一差別。

菩薩具解四種理門,悟六塵境假從緣起,緣無自性,一切皆空,心生則生,心滅則滅,若心離妄,平等皆如,無是無非,無取無捨,宛然而有,宛然而空,此是菩薩所見相也。聲聞緣覺執相未亡,故與菩薩所見全別。
---------------------------------------------------
重點說明

佛演一音聲眾生個個隨類解......分別起於自心 ....不分別也是那個心...煩惱即由此處生....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 六問

 第十六問云﹕菩薩,緣覺,聲聞三乘初發心相,行法如何﹖

謹對﹕夫發心者皆由因緣,因謂眾生出世本性,此性即是諸法真如,由有此性當得出離,然為無明所覆障故,輪轉三界,沈溺死生,受苦無窮,不能出者,皆由不聞三乘正法。此三乘正法法界所流,故能薰發真如本性,令其發起三乘之心。

此義云何﹖謂佛世尊證真如性,此性即是出世正因。如其所證為眾生說,擊發本性故能發心。故發心因是真如性。發心緣者,由聞三乘。聞大乘法發大心者即名菩薩﹔聞緣覺法發緣覺心,名為緣覺﹔聞聲聞法發聲聞心,即名聲聞。

今此菩薩發心相者,謂聞大乘所說正法,說有為法過患極多,世間諸法皆可破壞,諸佛功德最勝無邊,二乘極果非是究竟,四生五趣同一真如,一切眾生曾為父母,流浪生死,受苦無窮。發心救度,功德無量。行菩薩行,能利自他,勇猛修行,速成佛果,由聞正法,能起信心,深厭世間有為過患,於佛功德深起願求,於諸眾生普欲救度,因此能發大菩提心,勇猛修行菩薩妙行,此是菩薩發心相也。

緣覺乘人發心相者,此由宿世善根所成,於證果時出無佛世,故發心相微隱難知,謂於過去種善根時,遇緣便修,不念果報,所聞正法便起信心,亦不思惟勝劣得失。但樂早得出離涅槃,不樂世間生死果報,由此成就解脫善根,善得人身生無佛世,宿世所種善根力強,暫遇外緣,成緣覺果,及得果已,不樂度人, 當厭喧煩,樂獨善寂,故有經中名為獨覺,此是緣覺發心之相。

聲聞乘人發心相者,謂曾聞說四諦法門,知苦斷寂,證滅修道,知此苦身困煩惱集,若欲出苦要斷集因,若永斷集,證涅槃樂,修八聖道以為正因。聞此法已,深起願求,便能修行戒定智慧,解脫分善從此得成,因此善根生於佛世遇佛聞法便得涅槃,此即聲聞發心相。
------------------------------------------
重點說明

個人認為修行能證果者....均為美事.....初發心如果沒有中斷...終必成佛.....其實也不必急........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七問

 第十七問云﹕又此三種皆入涅槃,聲聞,緣覺,菩薩涅槃,各如何者﹖

謹對﹕經說三乘皆同涅槃,然其涅槃應有差別。聲聞緣覺勝劣雖殊,而彼所證同我空理,故二乘者涅槃不殊。

今以二乘同一位說,謂二乘人於此身上所得涅槃名有餘依,煩惱雖盡,苦身在故,饑渴寒熱,眾苦極多,深厭此身,欲求棄捨,以滅盡定滅其心智,又自化,火焚滅此身,身心都無,如燈炎滅,眾苦俱寂名無餘依,如太虛空寂無一物。此是二乘所涅得槃,二乘之人作如是見。

菩薩所得涅槃義者,於此義中有其二說﹕一依唯識漸教說者,地前菩薩未得涅槃,一切苦障皆未斷故,地上雖得百法明門,能證二空真如妙理,為化眾生起煩惱故,不得名曰有餘涅槃﹔未捨生死有微苦故,不得名曰無餘涅槃,猶有下乘般涅槃障,由是未得無住涅槃,要至第五地方斷此障,故至五地方能證得無住涅槃,此是菩薩涅槃相也。

二乘所得是有無餘,菩薩所得是無住處,故與二乘涅槃別也。此依漸教作此分別。若依頓教分別說者,菩薩能了一切皆空,一切萬法從心起,心若不動一切皆如,能除分別執著心故,了真實相不起妄心,即是清淨涅槃妙理,雖得此理,都無所得,由無所得,無所不得,無所得故,離諸苦障,是無餘依。無不得故功德成就,是有餘依。

生死涅槃俱無所住,是無住處,由無所得,自性無染,是名自性清淨涅槃。此是頓教涅槃相也。是謂三乘涅槃差別。
--------------------------------------------------
重點說明
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以無所得為方便....方便為究竟....

是故菩薩行者應體證.....空....無相...無願....無所得....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八問

 第十八問云﹕大乘經中有說三乘是方便說,或說究竟,或說二乘皆得成佛,或說二乘不得成佛,義如何者﹖

謹對﹕佛法教旨深廣無邊,隨所化宜,隱顯異說,顯即究竟真實理門,隱即方便隨轉理門。隨轉理門是不了義,隨小乘宗義可轉故。
真實理門是真了義,是實大乘圓極理故。由有二種理門別,故經或說有定性二乘,或經說有不定性二乘,或得成佛,或不成佛,總說雖然,別分別者。略明種性有其二門。一就種子別立五乘,二就真如唯立一性。
初約種子立五性者,無盡意等諸經所說,一切眾生有五種性﹕
一無種性 謂無三乘出世種子,由此畢竟常處凡夫。
二聲聞性,謂即本有聲聞種子,由此定成聲聞菩提。
三緣覺性謂即本有緣覺種子,由此定成緣覺菩提。
四佛種性,謂即本有成佛種子,由此定成(無上菩提。
五不定性,謂具三乘無漏種子,由此漸得三乘菩提。此五種子非是新生,從本已來,法爾而有。
諸經論中言佛性者,即是第四成佛正因,由有此性當成佛故,故此種子名為佛性,不以真如名為佛性,若以真如為佛性者,草木瓦石皆有真如,則草木等皆應成佛。

經說眾生得成佛者,唯約有此佛種性人說,而說一切皆成佛者,即是一切有佛種者,非前三類皆得成佛。
經說二乘不成佛者。說第二三決定性人,定入涅槃不成佛故。
有說二乘得成佛者,唯約第五不定性人,迴心向大乃成佛故。
經說闡提不出世者,但約第一無種性人,無三乘因永沈溺故。
眾生既有如是五性,故佛為說五乘法門,
為第一人說人天法,五戒十善生人天故。
為第二人說四諦法,令觀染淨成阿羅漢故。
為第三人說十二因緣,令觀因緣成緣覺故。
為第四人說波羅蜜,令修萬行得成佛故。
為第五人具說三乘,令漸修行成佛果故。即有如是定性三乘,故三乘法是其實理,

而有經中說一乘者,但為引攝不定性人,令捨二乘向佛果故,就權方便假說一乘。定性二乘若成佛者,則一乘法應是真實,何故深密及諸經中說一乘法是不了義。

復約真如立一性者,即涅槃等諸經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性即是諸法真如,一切眾生平等共有,由有此性皆得成佛,故說眾生皆唯一性。即諸眾生皆當得佛,即一切行皆順真如,是故唯立一乘正法﹕

而經有說五乘性者,但由無明厚薄不同,出世因緣有小有大,故有五乘種性差別。
無明厚者未起信心,是阿闡提名無種性。無明薄者發出世心,隨聞三乘成三乘性,故有三乘決定性人。
若於三乘俱可愛樂,是故名為不定性人。此五種性即近熏成,近可令其得利樂故,故佛隨性為說三乘。為無性人說人天法,為三乘人說三乘法。

然其三乘有隱有顯,初為引攝小乘性人,令其證得小乘果故,是故隱覆為說小乘,不言所說是小乘法,不道別有無上大乘,佛說自身是阿羅漢,我與汝等同在一乘,眾生由是得成聖果,不知別有究竟大乘,執我與佛等無差別。

世尊為破如是執著,及為引攝大乘性人,令普修大乘法故,更為顯說三乘法門,乃說三乘是其實理。言一乘者是權教門,解深密經依此而說。此說麤淺近緣門說,有此五性三乘法門。

若就真如微細正因,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究竟唯有一乘,一切二乘皆得成佛,決定實無定性二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故知實理唯一佛乘,法花(華)經等依此而說。

而深密經言,一乘法不了義者,一乘有二﹕一者方便,即前所說合三為一,權說一乘。二者真實,即法花(華)說會三歸一,實說一乘。

深密所言,一乘之法,不了義者,說前一乘,非說法花(華)後教一乘,在深密(註後說法花(華)故。

即知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皆得成佛菩提,故無一分無「定」性眾生,盡未來際不出離者,亦無一類定性二乘,定入涅槃不迴心者,如此說者是小乘教。設有大乘作此說者,當知皆是隨轉理門,非是大乘究竟實理。

----------------------------------------------------------
重點說明
佛演一音聲,眾生各各隨類解,能(會)分別的是人心,不是佛法,應機而教伺機而教是為大教。

「大乘二十二問」---第十九問

 第十九問云﹕經說聲聞所得涅槃與佛無異,後智三身一切並減,猶如燈焰滅即無餘,此是定說,是不定說﹖

謹對﹕聲聞涅槃與佛全別,言無異者是小乘宗。佛為化彼下性眾生,令其證得阿羅漢果,說身極苦令起厭心,但有身者皆是苦惱,故得涅槃一切皆滅,由此永寂,安樂無為,而我修行成此滅度。我所得者,汝亦得之,故說三乘同一解脫,說佛與彼同一涅槃,後智三身一切皆滅,如燈焰滅餘燼亦無。依小乘宗而作此說,據其實理,或即不然。

言涅槃者是圓寂義,圓謂圓滿,三德具足,寂謂寂靜,眾苦皆無。三身若無說誰圓寂,四智既滅,誰證涅槃,故佛涅槃非是永滅,萬德具足,眾善斯圓,據此涅槃唯佛獨有。故聲聞等未得涅槃。

方便門中說聲聞得涅槃不同有其二種﹕一者方便,二者真實。方便涅槃又有二種﹕一者外道,二者聲聞,外道即以生無想天,生無色界,離欲界苦,假說涅槃。

聲聞即以斷麤煩惱入滅盡定,麤動息滅名曰涅槃,亦與外道涅槃差別。外道滅度不離死生,聲聞涅槃乃出三界,雖與外道滅度不同,亦與大乘涅槃有異。大乘所得究竟無餘,真實無為,常樂我淨。

聲聞所得但名有餘,未名無餘究竟滅度。有三種餘非無餘故。言三餘者,一煩惱餘,即所知障,二業行餘,即無漏業,三界報餘,即意生身,總說雖然,別分別者,以諸聖凡有二種障,由此能感二種生死,以煩惱障從我執起,能發凡夫五趣漏業,能感凡夫分段苦身,以所知障從法執起,能發聖人淨分別業,感得聖人變易苦身。

二乘已能斷煩惱障,滅有漏業,離三界生,能得有餘涅槃樂故,厭此麤苦所依身心,欲入無餘寂滅安樂,以滅盡定滅其心智 ,又以化火焚燒苦身,謂言一切如燈焰盡。所滅心者滅六識心,豈能滅得阿賴耶識。

所焚身者焚分段身,豈能焚得變易身相。非彼知見不能除故,分段身心雖然滅已,由所知障不能滅故,復無漏業亦不捨故﹔阿賴耶識不可斷故。

法爾皆有,變易報續。此變易報名意生身,此身微細餘不能見,欲入滅時滅六識故。意生身上六識不行,如重醉人都無知覺。後滅盡定勢力盡故。佛悲願力所資熏故,還從定起如醉醒,見意生身在佛淨土,始知不是無餘涅槃。

故楞伽經依此偈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醒然後覺,得佛無上身。又智度論依此說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諸阿羅漢生在其中。既聲聞等未得涅槃,豈更與佛涅槃無異。

故前所言二乘涅槃與佛同者,是不定言,執見小乘,妄興此論,達觀君子,詎可從之。
----------------------------------------------------------
重點說明

信為道源功德母....不信佛經語深...妄自分別....煩惱根源爾.

「大乘二十二問」第二十問

 第二十問云﹕大乘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涅槃,既爾 ,如何更須修道,一切自然得涅槃故﹖

謹對佛說法空為除有執,有執除已,空法亦除,若更執空,卻成重過。如藥治病,病息藥亡,既於藥病,皆不合留,故於有空,並不可著。

故深密經此依義云﹕「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初說一切諸法生相滅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續,增長廣大。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未知世尊是何密意﹖』世尊告言﹕『我初為彼未種善根,令其 種故,未滅諸障,令其滅故,未成資糧,令成熟故,故為宣說生相滅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續。

若諸眾生已種善根,已滅諸障,已能成熟福智資糧,然猶未能除其執著,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故我為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若諸眾生已種善根,已滅諸障,已成資糧,是智慧類,非愚癡類,聞我說是無自性法,便能信受善解佛意,如理修行,而離執著,證得究竟安樂涅槃。

此無自性,無生滅法,則於彼人成大利益。若諸眾生未種善根,未滅諸障,未成資糧,聞我說是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法,雖能信受。不能善解所說意故,而定執著,由執著故起斷滅見,執一切法實無性等,於諸善法不肯修行,不種善根,不滅諸障,不能成就福智資糧,誹謗一切有自性法,破滅一切功德善根,故無自性甚深妙法,即於彼人成大衰損』經文極廣,旨散文弘。

故於今者探意而說。至教照著,自可依憑,如或廣明,恐成繁重。
-------------------------------------------------------------------
重點說明
破四相離兩邊空有不可執一絲不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乘二十二問」第二十一問

 第二十一問云﹕其含藏識與大智慧雖有清濁,是一是異,義如何者﹖

謹對含藏識者是阿賴耶,大智慧者即如來藏,有大智慧光明性故。清濁雖異,性相難分,由此言之,非一非異

故密嚴經依此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金與指環喻如來藏與阿賴耶非一異義。

非一異者如楞伽經云﹕『泥團微塵非一非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謂金全體以成指環,故金與環不可一異。若金與環是一者,環相滅時金體應滅,環相若滅,金體不亡,故金與環不可言一。金與環相若是異者,豈難金外,環相得成,非可離環別求金體,金與環相非一異成,藏識與智,當知亦爾。

如來藏者即是真心,阿賴耶者乃是妄識,真心清淨即是本源,妄識生滅乃成流浪,總說雖然,別分別者,謂如來藏本源真心,性雖清淨,常住無為,而亦不守本靜性,故受無明熏,動成妄識,隨流生死而作眾生。

雖成眾生,不失本性,故離妄識,還歸本源。若如來藏守常住性,不作眾生有常邊過。若如來藏成眾生時,失其本性有斷邊過。

既如來藏非斷非常,故與妄識非一非異。若定一者,妄識滅時真心應滅,即墮斷邊﹔若定異者,妄識動時,真心不動,即墮常邊。此二邊故非一非異。

所問之目依法性宗,所對之門依頓教立,與唯識等義稍不同,守旨有殊,伏惟昭鑒。
---------------------------------------------------------
重點說明

太極生兩儀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說太極是陰不對說太極是陽也不對說有個太極會生也不對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皆是歸類現象所產生的理論智者自有抉擇。

「大乘二十二問」第二十二問(終)

 
第二十二問云﹕佛在世時眾僧共行一法,乃佛滅後分為四部,不同於四部中何是一法﹖

謹對﹕佛在世時大師導世,真風廣扇,法雨遐霑,共稟慈尊,別無師範。大士懷道,不二法門,小乘遵途,混一知見,並無異轍,咸稟通達。

及至覺歸真,邪魔孔熾,群生失御正教陵夷,遂使一味之法,分成諸見之宗,三藏微言湮滅,群迷之口競申別趣,各擅師資,互起憎嫌,更相黨援,始分部執,盛開二十之名,終久流行,但聞四五之說所言四者。

即是西域各有三藏,盛行四宗﹕一上座 部,二說有部,三大眾部,四正量部。

言五部者,即是東方,但就律宗說有五部﹕
一者薩婆多,即十誦律,漢地似行。二曇無德,即四分律,漢地盛行。三彌沙塞,即五分律,漢地少行。四摩訶僧祇,即僧祇律,漢地不用。五迦攝毘耶律,空傳律名但有戒本。

東方五部從西域來,西域四部咸傳本有,皆稱佛說,並號聖言。今者須明有之始末。部執初興即二十別,乃傳永久唯四五存,先明二十名之所因,後配四五教之同異。

言二十部者,文殊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眾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所言本二有其兩重﹕佛涅槃後十有二年,大迦攝波思集法藏,擊(攀﹖)妙高山普告之曰﹕『諸聖者等勿入涅槃,集王舍城當有法事。』是時 四洲聖眾咸集,未生怨王盛興供養。過七日已,大迦攝波恐人眾多難成法事,簡取五百無學聖僧,精持三藏具多聞者,於七葉窟而坐安居。雨前三月集成三藏﹕一素怛羅,二毘奈耶,三阿毘達摩。

餘眾亦有通三藏人,既被簡退,共悲嘆曰﹕『如來在日,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宜集法藏。.』於其窟外空閑林中,坐雨安居,集成五藏----前三,更加咒藏,雜藏。初以迦攝僧中上座名上座部,後以凡聖大眾同居名大眾部,此即是其第一重本。

既結集已於二法藏隨樂受持,不相非斥。至佛滅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羯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瞻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成兩部。言四眾者,一龍象眾,二邊部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

以下是作者介紹大天的故事
言大天者,未兔羅國有一商人婚娶幼妻,生一兒子,顏貌端正,字曰大天,商人貨遷,久滯他國,子既年壯母逼行烝,後聞父還,心懷怖懼,與母設計,遂鴆殺之。恐事漸張,共竄他國,逃難展轉至波吒釐。彼城遇逢門師羅漢,恐泄家事,矯請殺之。母後他非,其子遇見,悔恨交集,遂又殺之。雖造三逆,不斷善根,憂悔罪深,何緣當滅。

傳聞沙門有滅罪法,遂至雞園伽藍 門外,見一芯芻誦伽他曰﹕『若人造重罪,修善能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日出雲翳。』大天聞偈踊躍知歸,故請出家,有僧遂度。性識聰敏,三藏遽通,詞論既清,善於化導。波吒釐有無不歸仰,既耽名利,惡見乃生,矯言「我得阿羅漢果」。五惡見事從此而生。

既稱得聖,人惑聖凡,育王頻請說法供養,見諸宮女,不正思維,於夢寐中漏失不淨。浣衣弟子怪而問言『豈阿羅漢有斯漏失﹖』大天矯答『魔嬈使然,以漏失因有其二種﹕煩惱漏失,羅漢即無,不淨漏失,無學未免,羅漢豈無便痢涕唾。然諸天魔常嫉佛法,見行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亦被嬈亂,故我漏失,是彼所為,汝今不應有所疑怪。』

又彼大天欲令弟子益生觀喜,親附情殷,次第矯受四沙門果。弟子懷咸來白曰﹕『阿羅漢等應各證知,如何我等都不自覺﹖』大天告曰﹕『諸阿羅漢亦有無知,勿自不信,謂諸無知亦有二種﹕一者染污,羅漢即無。二不染污,無學猶有,由斯汝輩不能自知。』

又於一時弟子啟白﹕『曾聞聖者已度諸疑,如何我等尚疑諦實﹖』大天又告﹕『諸阿羅漢亦未免疑,疑有二故﹕隨眠性疑羅漢已無,處非處疑,無學猶有,獨覺於此而尚有之,況汝聲聞能無疑惑。』

後諸弟子披讀諸經,因白師言﹕『經說無學有聖慧眼,我於解脫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言悟入﹖』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佛若不記,猶不自知,況汝等輩非由他入。是故汝等不應自輕。』

然彼大天雖造眾罪,不起邪見,不斷善根,後於夜中自懷罪重,當於何處受諸極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驚怪來聞,披便告言﹕『我呼聖道,謂有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命喚終不現前,故我昨夜唱「苦哉」矣。』

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曰﹕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由聲故起 是名真佛教

十五日夜布灑陀時次當大天昇座誦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驚呵﹕『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翻彼所說頌云﹕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汝言非佛教

於是竟鬥諍紛然,乃至崇朝朋黨轉盛,城中仕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止息。王聞見已,亦復生疑,遂乃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語,訶伏餘眾,事畢還宮。

時請聖賢知眾乖違,欲往他所。育王聞已,自怒令曰﹕『宜載破船,中流墜溺,驗其聖凡。』時諸聖眾遂運神通,又接同志諸凡夫眾,變種種形,凌空而去。王聞悲悔,遣人追尋,王躬固迎,僧殼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造僧伽藍安置聖眾。

於後大天相者見之,竊記七日定當命盡。弟子聞已,憂惶白師,便矯答言﹕『吾久知矣。』遣人散告涅槃之期,王庶悲哀,香薪焚葬。火至
便滅,竟不能燃。占相者云﹕『不消厚葬,宜狗糞汁而洒穢之』便依其言,火遂炎發,焚蕩倏盡,飄散無遺。


由是乘諍,僧成兩部。大天朋黨取結集時,大眾為名,名大眾部諸賢聖眾取結集時,上座為名,名上座部
此即本部第二重分,是十八部之根本也。眾部中既無賢聖,二百年初因有乖諍,前後四破流出八部。初第一破流出三部﹕

一者說世出世法皆是假,既唯說假,名一說部。
二者世法顛倒則不名實,說出世法實,名說出世部。
三者上古有仙染雞生子,部主姓氏名雞胤部。

第二破者又因乖諍流出一部。此師學廣,玄悟佛經,勝過本部,名多聞部。

第三破者,又有一師說世出世亦有少假,不同一說及說出世,名說假部。

第四破者,二百年滿有一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重詳五事,分出三部﹕

一者此人所居山似靈廟,即位本處名制多山部。
二者又有一類與此乖違,住制多山西,名西山住部。
三者又有一類,乖前二見,住制多山北,名北山住部。

故大眾部四破別分,本末別說有其九部。

其上座部賢聖住持,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四百年末,本末七破為十一部﹕

第一破者有一大德造發智論,令後進者研究深宗,其諸上座先唯習定,既遭詰難,自恥無智,避諸論者,移居雪山,轉立別名,名雪轉部。其學論者說一切法皆有實體性,名說一切有部,又說有為因,亦名說因部。

第二破者於有部中流出一部。上古有仙染牛生子,是部(主)姓(註351),名犢子 部。

第三破者從犢子部流出四部﹕
一謂部主有法可上,法在人上,名法上部。
二顯部主性賢且善,賢聖苗裔,名賢胄部。
三顯部主善立法義,刊定無邪,其量必正名正量部。
四謂部主所居近山,林木蓊鬱,繁而且密,名密林山部。

第四破者復從有部流出一部,謂此部主身雖出家,本是國王,名化地部。

第五破者從化地部流出一部。部主業弘,含容正法如藏之密,名法藏部。

第六破者,三百年末復從有部流出一部。部主上代有仙,身真金色,飲弊餘光,名飲光部。

第七破者,四百年末復從有部流出一部。自稱我 慶喜為師,依經立量,名經量部。說有種子能從前世轉至後世,名說轉部。

如是上座本末重破,兼本共成十一部計,通前九部,為二十焉﹕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說假部,六多聞部,七制多山部,八 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十上座部,十一說一切有部,十二犢子部,十三法上部,十四賢胄部,十五正量部,十六密林山部,十七化地部,十八法藏部,十九飲光 部,二十經量部,已明二十部因由竟。

以四五部相配屬者,漢地所明五部名中薩婆多 者,即四部中說一切有,當二十中第十一部。曇無德者唐言法藏,四部中無,即二十中第十八部。彌沙塞者,唐言化地部,四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七部。摩訶僧祇四中大眾,即二十中第一部也。迦攝毘耶,唐言飲光,即二十中第十九部,其四部中初一上座,五部中無,即二十中是第十部。四中正量,五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五部。

如是東西共 行六部﹕一上座部,二說有部,三大眾部,四正量部,五化地部,六法藏部。餘十四部兩處不行。其化地部本出印度,印度已滅,于闐盛行。其法藏部本出西方,西方不行,東夏廣闡。化地,有部,漢地似行,上座,正量,印度盛行,餘方不見。

初分部時二十具足,去聖漸遠,法教淪潛,住持人無,部計即滅,住持人在,部計乃存。

不以諸部有是有非,而其部執有存有沒﹔不以法有用不用,而於諸部論正論邪。如析皆此俱金,但依修持皆得四果。

如有毀謗並墮三塗,情見不乖,皆是一法。

知見宜(窄)者,即相是相非,識解寬者,乃無彼無此。迷情執見,則憎毀過生,若達士通情,豈有嫌謗正法。以斯解釋,用蕩群疑,願審參詳,無迷一法。
------------------------------------------------------------
重點說明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